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发出了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的号召。2025年3月5日是第六十二个学雷锋纪念日。
人民有信仰,国家有力量,民族有希望。60余载,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受到雷锋精神的滋养,不断成长为“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”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积小善为大善,善莫大焉,这和我们党‘为人民服务’、‘做人民勤务员’是一脉相承的。我们要见贤思齐,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。”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雷锋精神永不过时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,拓展认识深度,完善传承机制,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。
深刻感悟雷锋精神的思想内涵。“我要把有限的生命,投入到无限的‘为人民服务’之中去。”雷锋对国家、对集体、对人民、对社会、对认识和不认识的需要帮助的人,都满腔热情地伸出友爱的援手,而不求任何回报,以非凡的人格、不懈的奋斗,铸就了雷锋精神。雷锋生前所在团修理连一班班长朱言春,服役期间获得过联合国“和平维和勋章”等诸多荣誉,转业后扎根基层,为众多家庭送去温暖,在岗位上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,被誉为“螺丝钉志愿者”。60多年来,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不少同志返乡后成了当地的骨干标兵,正是因为他们被雷锋精神所打动。新时代新征程,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实质,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,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,在自我净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中筑牢信仰之基、补足精神之钙、把稳思想之舵,激发起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。
用实际行动传承弘扬雷锋精神。雷锋精神,人人可学;奉献爱心,处处可为。60多年来,全国各地出现了许许多多鲜活的“新雷锋”,在我们身边,也都遍布着“雷锋式”的人物。“当代雷锋”“全国道德模范”、武警新疆总队医院肝胆外科中心主任医师庄仕华扎根边疆47年,和同事们一起治疗了13万多名肝胆病患者,爬雪山、越戈壁巡诊近40万公里,用脚步丈量新疆全境,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撒在了天山南北;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艾爱国在湘钢焊工岗位奉献五十余年,从一名普通焊工到推动新型贯流式高炉风口项目攻关成功的“技术大拿”,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践行了雷锋精神……层出不穷的“雷锋式”先进模范持续激发着人民群众开拓奋进、干事创业的积极性。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,要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,涵养忠诚、执着、朴实的鲜明品格,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倾心倾情倾力办好各项民生实事,让发展更有质感、更有温度,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。
推动形成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。人民学习雷锋、呼唤雷锋,就是在歌颂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。从号召各地兴起以“学雷锋,送温暖”为主题的关爱活动,到推动“学雷锋活动常态化”,60多年来,全国上下积淀形成了丰富独特、意蕴深厚的雷锋文化资源,涵盖了历史遗存、展陈场馆、文物史料、历史当事人等多个方面,形成了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的“资源库”;全国各地区、各行业注重在实践中创新、在创新中发展,形成了独具特色、影响深远的学雷锋品牌活动,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雷锋式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,形成了践行雷锋精神的“典型库”……党和国家将弘扬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,引领广大人民群众追寻雷锋的脚步,感动身边的你我。雷锋精神过去是、现在是、将来仍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,要保持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、长效化,强化雷锋精神的研究阐释和普及推广,使雷锋精神与时偕行,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,同时,聚焦日常生活,在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,贴近生产生活实际,让学雷锋活动实现全域化、全民化,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