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生为本绘就基层新景 实干担当共谱发展新篇——宁夏干部群众热议政府工作报告

民生为本绘就基层新景 实干担当共谱发展新篇——宁夏干部群众热议政府工作报告

  3月5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举行。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广播、电视、网络等多种渠道,收听收看大会开幕盛况、认真聆听政府工作报告,反响热烈。大家纷纷表示,政府工作报告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幸福图景,流淌着浓浓的民生暖意,令人振奋,催人奋进,将以发展目标为引领,用实干担当奋力书写发展新篇章。

  作为驻村一线的选调生,海原县贾塘乡党建办干事穆晓蝶表示,对政府工作报告中“着力抓好‘三农’工作,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”深有感触。穆晓蝶说,报告强调“提升社会治理效能”,在贾塘乡,文明实践已融入群众日常生活,在乡村振兴最前沿,自己将继续做好宣传员、组织员、服务员,把成长的根系扎进火热实践的沃土,更加积极思考,以乡土味赋能文明乡风,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“上新”又“走心”,为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聚合力、添动力、增活力。

  “备受鼓舞、倍增信心、倍感责任、倍添动力。”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负责人王杰说,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近年来,宁夏交投集团持续深化科技创新,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,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有效衔接,有效提升了企业的“含金量”和“含新量”。政府工作报告勾勒出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,现在自己更加坚定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,也更激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真抓实干,埋头苦干,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。

  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,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,让多劳者多得、技高者多得、创新者多得,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重视。作为人社部门工作者,我们将坚持就业导向和市场导向,聚焦自治区‘六新六特六优+N’产业,从破解‘有活没人干’入手、解决‘有人没活干’问题。”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赫金贵介绍,我区将突出高技能人才、急需紧缺职业(工种)和六类人员“三个重点”,大力实施“技能照亮前程”行动、“技能宁夏”行动和“金蓝领”示范性培育计划,持续性精准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推动技能人才提质扩量优结构。坚持补贴性培训与市场化培训、培训与就业、就业与人才相结合,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的“宁夏工匠”技能品牌,推动城乡劳动者实现“有技能好就业、长技能就好业、高技能就业好”目标,促进全区重点产业发展和居民增收致富。

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、加大老年助餐服务支持力度,并且对加强老年医学建设、完善无障碍适老化设施等工作提出了要求。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长城花园社区76岁居民李玉忠表示,在这些措施中,我进一步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关爱,作为志愿服务团队关爱癌症患者“抱抱团”互助会会长、关爱高龄老人“爱老团”负责人,自己将更加振奋精神,充分发挥余热,更加积极参与社区各项事务,以更大干劲投身志愿服务,与服务对象一起,共创美好生活。

  对社会普遍关心的“一老一小”问题,报告也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。“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很多举措和目标,都与社区工作息息相关,也为社区治理提供了重要指引。”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朝阳街道东胜社区党委书记王蓉说,报告提出今年要“加强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”,东胜社区将根据这一要求,重点推进“一老一小”服务提档升级,在社区打造儿童友好空间,依托“青苗”托管班,深入开展亲子、家庭教育活动等,同时依托智慧社区系统,提升东胜社区数智化水平,切实推进家政服务进社区。

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推出不少新举措,包括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、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、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、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等。在吴忠市红寺堡区罗山社区,居民们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,老人们因为养老政策的完善而展露笑颜,年轻家长们因为教育资源的优化而对孩子的未来充满希望,每个人都能从这些政策中找到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。“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,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,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安心,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。”罗山花园小区居民马耀珍说。

  (记者 杨嘉琪 赵磊 马照刚 刘惠媛 马骏 李良)


已发布

分类

来自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