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。”在2025年的春天里,科技创新的浪潮在中华大地上翻涌,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写下生动注脚。从大洋钻探船的深海探索,到运载火箭的腾空而起;从高速动车组的疾驰疾行,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瞩目,每一项成就皆是科技创新的结果,激励我们奔赴科技强国的坚定征途。
新动向,开辟发展新境界。2025年伊始,科技创新的新动向如繁花绽放,令人应接不暇。大洋钻探船“梦想”号正精心筹备首次科考任务,它将深入11000米,突破入海的新深度,为我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宝贵数据;捷龙三号运载火箭“一箭十星”的成功发射,标注中国的新高度,为太空探索注入磅礴动力;CR450动车组样车对450公里时速的测试冲刺,刷新中国速度,预示着我国高铁技术将再度引领世界……这些新动向,是我国科技实力的直观展示,更是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中,我国不断抢占战略制高点的生动体现。
新的春天,我们秉持创新精神,向“新”而行,提“质”而上。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,杭州以其独树一帜的创新生态和数字经济优势,孕育出如DeepSeek、宇树科技等科技新锐。从杭州放眼全国,各地纷纷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位置,全力构建全方位创新体系。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,打破传统“唯论文”的单一评价枷锁,从多维度考量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与实际贡献,这背后反映出我国对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的深刻反思与重构。青年科技人才全链条培养,是对未来创新力量的战略投资;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,让科研人员切实享受成果转化权益,激发创新积极性;地方“新春第一会”将科技创新置顶,彰显出各地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与坚定决心。
科技创新堪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。奋进的春天里,科技创新喜讯连连。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,从产业战略布局角度,这是我国在新兴科技领域提前布局,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的重要举措,有望引领全球智能机器人产业变革。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海洋工程安装船“志高号”和“志远号”顺利竣工,为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开发提供坚实保障,这是我国在能源转型战略下,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有力实践。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,有力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,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,为我国在新兴产业领域赢得竞争优势,奠定迈向科技强国的坚实根基。
科技创新之路虽浪潮汹涌,但我们也要清醒认知,其绝非坦途,需持之以恒地投入与不懈努力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,我们应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,从优化科研管理体制、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,提升创新效率与质量。同时,要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,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,加速科技成果从“书架”到“货架”的转化进程,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。
“科技立则民族立,科技强则国家强。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之路,以更昂扬的斗志、更坚定的信心、更务实的作风,推动科技创新事业持续迈向新高度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,携手共进、砥砺前行,在这奋进的春天里,奋力书写科技强国的崭新篇章!(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忠德)
发表回复